“数字伊利”的创新之路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运输、消毒、冷藏等技术飞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牛奶也成为一种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运输和销售的商品。从产量有限到家中常备,从车载人驮到物流自动化,从人工操作到智能生产,千百年来,牛奶在生产、运输、存储等方面的进阶之路就是乳业向着数字化迈进的印证。

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乳企砥砺奋进、不断创新,早已摆脱家庭式散养、人工挤奶的落后式阶段,踏上了智能化、规模化发展的新赛道。

在中国乳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伊利无疑是先行者之一。伊利怎么做,不仅关乎着自己的前途,也是为行业探索前路。就在刚刚结束的“数字化转型生态创新大赛”中,伊利携手众多科创企业,为中国乳业的数字化变革注入新的动能,用自身行动诉说着对产业数字化的推动。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所推动的数字化转型正迅速改变着我们所处的环境。其巨大的影响力已经从量变到质变,对消费者、外部商业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运作模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也面临新的挑战,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跨界融合,降本增效,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数字经济下,企业之间通过建立数字化连接,促进数据的实时共享,实现业务无缝衔接,提高响应速度,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

乳业是涵盖农牧业、制造业、服务业的代表性民生行业,其产业链包括从奶源、生产、物流、销售再到消费者沟通等多个环节。数字经济浪潮下,传统乳业企业如何对各环节进行转型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

伊利无疑是在乳制品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之一。早在2017年,伊利主导的乳业“智能制造标准研究”项目就填补了中国乳业智能工厂建设标准空白。此外,伊利还是工信部颁布首批“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第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第一批两化融合贯标企业”。

作为大型乳品企业,伊利的数字化转型必然要由内而外,逐一突破。回首伊利的数字化转型历程,不难发现,对于市场动态和消费需求,伊利总是能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提前洞悉并精准把控。
长久以来,伊利坚持秉承“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健康产品与服务。为此,伊利通过建立和完善先进的数字技术系统、优质的数字资源体系、专业的数字化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全链条覆盖、全场景渗透、全方位互动、全品类共享的“四全运营体系”,不断引领和提升中国乳业的数字化水平。

数字化转型是为了实现组织的高效,而非一个简单部门的转型,需要把整个组织的齿轮咬合起来。伊利正是如此,着眼于整体系统的融合升级。为了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打造真正面向未来的数字化组织,伊利在2019年成立了独立的数字化转型执行部门——数字化中心,旨在从基因上将公司重组为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原生组织”。

多年来,伊利不断探索数字化技术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在产品质量把控、数字化营销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实践。伊利以“加快数字化转型、加速智能化升级”为驱动,率先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养殖、运输、生产、流通、消费全产业链生态中。

在上游,伊利打造“智慧牧场”,以数字化手段为奶源品质保驾护航。在中游,伊利建设“智能工厂”,从生产线的质检、包装,到抽检、装箱、码垛一气呵成。在下游,伊利搭建端到端大数据消费者智能洞察平台,洞察需求、收集反馈,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根据不同地区、人群的喜好,优化口味、创新产品。

当前,从牧场到工厂再到终端,伊利已在众多场景中实现了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运营,伊利牛奶已然成为了“数字牛奶”。通过数字化变革,伊利无疑成为了数字化深入乳企的中国样本。

伊利在推进自身数字化变革的同时,也带动中国乳业向数字时代迈进。此次发起的“数字N+伊”生态创享计划,就是要通过更多科创企业以及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加持,赋予乳业数字化转型更多的可能。

在全球舞台上,以伊利为代表的中国乳企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伊利引领构建数字化新生态,开启数字化新篇章这一里程碑动作,业界纷纷表示支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肉蛋奶行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今天这些产业和互联网联系起来,会产生新的火花,会形成新的增长点。当传统行业和AI技术嫁接在一起,不仅会产生新的增长动力,而且会产生新的业态”。京东科技副总裁母小海认为,创新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挑战的最好解决方案;同时表示京东科技愿意携手伊利一起探索数字化转型新路径,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创新。

作为健康食品领域的龙头企业,无论是进行自上而下的数字化变革,还是引领构建一个共生共享、共同繁荣的数字化生态,伊利都在逐步突破自我,创新实践,为健康食品行业树立了一个持续进阶、永不止步的样本。

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实践,但是,由于自身资金、技术和人员配备等多方面限制,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但是,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在内部业务流转、协同和信息共享方面下一些功夫,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业绩、产品和客户服务质量,提升整体经营水平。